二〇一八新锐摄影奖入围名单揭晓

从暗箱到摄影:绘画与视觉认知

发布时间:2016-10-18

当摄影再次作为一个被凝视的对象时,不同学科背景,不同方向维度,不同个体经验下,摄影,是如何被不同意识建构起来的?小说家如何描绘?哲学家如何观看?艺术家如何使用?不同知识结构、经验阅历都会造成人们对摄影认知的“偏差”,这种偏差甚至构建出截然不同的摄影,摄影——已经变成了一个千面的多变的未定型之物。

在“陌生的经验”系列讲座中,我们主张一种“陌生”的谈论摄影的声音,邀请不同身份的理论者与艺术家们以不同视角切入摄影,言说摄影与不同媒介,在不同系统中的交错关系。

 

第二场讲座我们以摄影与绘画作为话题,从它们都对拟真的野心中,以摄影术的诞生宣告绘画的终结,再到二者分庭抗礼,又走过跨媒介的交错。再没有任何一个媒介像绘画那样,与摄影的关系从诞生之日直至现在仍然纠缠不清。在本场讲座中,我们邀请到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同时也是著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的鲁明军老师来谈及一下他对于这个话题的关注。以回溯的方式,鲁明军老师将从暗箱作为一种影响摄影与绘画的视觉机制为出发点展开,从而谈论摄影与绘画的关系。

暗箱的工作原理 来自<span class='mosaic'>※※※※</span>

暗箱的工作原理 图片来自※※※※

艺术史上,画家使用暗箱作画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如英国画家霍克尼(David Hockney)通过多年的观察、思考和实践,在《隐秘的知识》一书中详细论证了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17世纪的画家是如何借助暗箱作画的。进入19世纪,摄影出现,并迅速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一方面影响了绘画,诸多画家开始借助摄影作画,另一方面摄影也为不少画家所不齿,认为照片总是逼真的、通俗的、低级的审美趣味。然而,按照克拉里(Jonathan Crary)的说法,这里的重点并不在于暗箱、摄影这些视觉技术的发明和传播是否影响或如何影响着绘画,而是在于, 作为一种独立的观看方式,它们共享着何种视觉认知机制。反之,这一视觉机制又是如何启发我们对于绘画和摄影本身以及它们所处时代的理解和体认。

17世纪的暗箱 来自<span class='mosaic'>※※※※</span>

17世纪的暗箱 图片来自※※※※

 

关于鲁明军

鲁明军,2011年获得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的研究、实践与教学。 2015年起兼任剩余空间艺术总监。 近年来,他多次策划当代艺术展览及相关学术活动。 他的近期著作包括《视觉认知与艺术史:福柯、达弥施、克拉里》、《论绘画的绘画:一种艺术机制与普遍性认知》等。 2015年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奖助金得奖者。

 

关于讲座


主题:从暗箱到摄影:绘画与视觉认知
主讲:鲁明军
主办:色影无忌
时间:2016.10.30 15:00-17:00
地点:方所 成都店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成都远洋太古里M68-70号
招募人数:150人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表参与,由于座位有限,请于活动开始20分钟前到达现场,若未到场,座位将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