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八新锐摄影奖入围名单揭晓

无忌对话新锐摄影师罗希

发布时间:2016-08-12

 

 

溃烂了理想乡——评罗希的摄影

文/王欢

 

青年摄影师罗希的作品《愿你保留》以远行遭遇为蓝本,局部截取时间、空间与事件碎片,散文式的影像文本构成了一部“半虚构”的小说。

 

观看罗希的摄影创作,其方式更像是书写剧本,怀爱上路,隽写被感知,可触碰的情怀,来纪念这永久不可追赶上的理想乡。纵然这极近破灭的情怀和那追不到的远方让自己心存迟疑,但终究不妨碍风尘仆仆的走在路上,一探究竟,或许“追逐”的本身就已经让自己有理由深信不疑。

 

其中,海是本部作品最为宏大的线索,除作为故事发生背景外,因为海本身时而宁静柔软,时而汹涌高涨的特性,也散落在不同章节作为一个情感符号的引导。 

在《愿你保留》这部作品里,除了创作者梳理了五个章节而注释的小标题外,我们看不到任何台词,更不见一个具有定性的故事文本掺杂其中,也注定了为观者在观看时留下空间。

 

从作品结构上,五个章节就像通常写小说里面的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结局,创作者用理性的文学编辑思路,编排梳理了这些感性碎片。窃以为这部 虽然是以摄影手段创作并呈现的作品,但摄影并非是占绝对主导位置的存在,反而编排梳理在本部作品中起了极大作用。此时,创作者本身也就身兼摄影师,编剧, 导演各个角色。

 

根据这些画面来回忆一下故事的发展脉络。第一章“前往海岛”,云淡风轻的铺垫了这部虚构“小说”的环境以及情感基调,描绘了作为文本中的主人公只身 一人前往海滨小城,穿越着看似20世纪7、80年代特有的建筑群,一路乘船至此遭遇的人与风景。同时作为“编剧”身份的创作者也有节奏的安排了诸如驻扎在 岛边的海军,不属于自己的陌生风景,内心还挂念诗和远方的旅人等画面元素,并于本章节最后一张放置了一幅如内心孤独写照的图景,故事发展至此开始埋下“凄 凉”的伏笔。 

接下来在“南风温柔”中,旅途有条不紊的进行,孩童在沙滩上嬉戏,家人陪伴在身边,就连海面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波澜不惊,呈现出一派美好的愿景,这些 单纯的,活泼的,天真的象征,成为连结后面持续发展的通道,不是有一句话是说“你有多少年少时贞洁的就有多少成年后的欲念”嘛。 

“她说潮吹只为纪念那片海”,一句浪漫到骨头里的话成为了本部作品的高潮,在这片由陌生至熟悉的地理中,发生着那些永远不会被遗忘的艳遇,追逐着这 个时代被践踏到极近破灭的情怀,“始终念念不忘带着女人和理想私奔这件蠢事”可以任凭这个虚构的国度里上演,此时再观察“海”这个线索,我们发现早已不像 之前那样波澜不惊,而是随着情感高涨变得汹涌。也许这时的情怀早已冲昏了头脑,产生了“乌托邦”就在眼前的一时幻觉。 

浪漫主义情愫未曾褪去,现实却早已破灭,在第四章中引用了“海边的卡夫卡”为题,相较前三章是一个情绪的转变,观看这些孤独的照片,因为这种破灭,慢慢走向低谷,走向一种混沌虚无的状态,开始深深质疑这现实与梦境之间。 

现实已经慢慢吞噬了梦境,这追不到的文明像倒塌的墙,轰然垮下后虽心有不甘,但终究是无能为力,只能回到原点。“疲倦了骑士”似一个唐吉可德式的象 征,画面始于一匹倦马,并同样终结于一匹羁绊于枷锁的马,它孤独,凄哀,沉默,消瘦,被驯服的不再优雅。在文学作品中,马本身是文明而优雅的象征,像人类 社会的乌托邦,而这种甚至不曾真实存在的文明与优雅,在永恒的追逐与得不到之间,带人反复着原点,伸手不可触及的向往,眺望永远到不了的彼方,还有那焚烧 后化成灰烬的幻灭,就好像从来没有来过一样… 

虽然作品结束并定格于一个“破灭的乌托邦”,创作者在享受追逐乌托邦的过程中点到为止。但这个“故事”的结局并不能说明本部作品是以鼓吹理想主义为 主线,反而故事的结局变得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创作者以这样一种方式讲述了一段虚构的经历,在藉由摄影创造的另一个国度里畅游,或急促,或舒缓的渡过 了这样一段时间,一个故事…
 

 

 

色影无忌:罗希你好,谈谈是怎么开始接触到拍照这件事的吧?
罗希:我从06年就开始断断续续拍照了,12年辞去公职,开始专心拍摄。
一直以来一事无成,对于其它事情完全没有兴趣想要做,只有(拍照)还想尝试一下,所以不是我刻意去选择的东西,而是只剩下这件事情还留着。当时也没有想拍“作品”,只是想去过一种生活。

 

色影无忌:那《愿你保留》这部作品是如何开始的?
罗希:这部作品是在2013年开始的,我觉得人的精力有限,尤其拍照这件事,不能走马观花,比如每个月挤出几天去拍一下,情绪无法延续,它需要一点点积累出来,需要去消耗情感。所以也是一种选择吧,因为当时有欲望去拍,主要还是比较自由散漫。

 

 

色影无忌:感觉你受到摄影理论的影响较小,主要还是来源于电影、文学作品的情感堆积,可以说说你在创作上受到过哪些影响吗?
罗希:我喜欢看电影,还有一些导演的随笔,像维姆•文德斯,安东尼奥尼,他们喜欢把旅行笔记写得像一个个短小耐看的剧本,某些摄影类型和文字创作思路是相同的,所以自己也算是受这种笔记型小说的启发。

 

色影无忌:作品取名为《愿你保留》,这里的保留是对自己说的,还是给大家来说的?
罗希:都有吧,保留一种爱和情怀。其实也是悲观主义的口吻,因为人渴望留住美好,但又不得不面对它衰败,流逝,最终离去的这样一个自然 过程。作品取名也是源自诗人顾城写给他朋友的几封嘱托信,里面有六张照片,其中一张背后写了一行字是“愿你保存我”,很喜欢这句话,就挪用了。

 

色影无忌:你是一个特别理想主义的人吗?
罗希:之前有些倾向,拍完这个以后我不知道。

 

色影无忌:开始质疑自己了?那拍完这个之后有觉得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被磨灭了吗?
罗希:磨灭到没有,只是被消耗了,骨子里还有这东西。

 

色影无忌:你的创作方式是属于那种去陌生地理随机遭遇式的,在这个过程中从什么时候开始确定这样一种(失落的)感情基调的?
罗希:人的心态和视角是相通的,你有怎样的心态就有怎样的视角。拍摄这套作品的第一年整理出来后就建立了一个网络相册,当时取的名字是“她说潮吹只为纪念那片海”,我发现我本身就是怀着一种浪漫主义情怀去呈现的,然后就找到了这样一个基调,第二年继续拍。
这套作品的最后一张是一个带着枷锁的马,并且不是俊美的马,它看起来很疲惫,也失去了自由,以及狂妄不羁的天性,在我拍完这匹马后,就已经确立这套东西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了。

 

 

色影无忌:这些故事似乎只发生在夏天,为什么是夏天?
罗希:我大部分只选择在夏天拍摄,其它季节拍的很少,一年集中一次冲洗胶卷和做暗房。选择夏天是觉得和它(作品)的气质有关,夏天海边 人也多,其次这个季节也有种潮湿的情欲在里面。再一个画面上需要有一种强烈的影调,它不是冬天柔和的光线,夏天的光线就比较硬,更立体一些,也容易表达些 激烈的情感。其它季节拍照无非是为了维持一种拍摄状态,不让观察力和手感变得生疏,所以每到夏天就会很集中很大量出去拍摄。

 

色影无忌:你给我看过这些照片的原稿,都是小小的照片,你是很喜欢这种小而破旧的感觉吗?
罗希:最开始主要是因为成本问题,做了一些小样,方便网络上传,后来发现暗房纸篓里的废片和试条由于化学作用随着时间呈现出了自己的独 特性,因为照片不仅仅是作为影像,也是作为一种物的存在,它们同样会随着时间老去,腐烂,褪色,所有的材质本身也会产生自己的语言。我并不把材质分为高档 或低档,或者工艺上的规范和不规范,只要符合表达意图就可以合理的使用材质和任何技巧。而且大尺寸的相片和小尺寸在情绪表达上也完全不一样。

 

《愿你保留》原稿

 

 

色影无忌:你之前说这套作品的完成度还不够,想要再拍第三年?
罗希:能够理想的完成肯定是希望时间越短越好,毕竟不可能第一年拍完马上就能拍到很多自己想要的东西,第二年再去拍,还是完成度不够,就还需要再填充,只能再拍第三年。需要一个量来提炼和打磨。

 

色影无忌:对于现在这些已经整理出来的作品,关于编排取舍的问题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罗希:还是情绪和视觉节奏上的把控。

 

色影无忌:现在作品可以说几乎已经成型,第三年再拍摄就像填空一样去补充嘛,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不太满意想要进行最后的填充?
罗希:基本不会改动太多,只是要有一些画面视角上的改变,还是觉得画面视角有些单一,所以今年回去拍可能就没有之前那么多了,所以再拍一年差不多就结束吧,太消耗情感了。

 

 

色影无忌:好的,非常感谢。

 

 

《愿你保留》更多作品